预计市场刚开始时,可能只是有光伏电站内涵的小盘成长个股价格炒作,例如:林洋电子、珈伟股份、爱康科技、特变电工、中利科技,待它们的绝对价格分别炒得很高到40、60甚至80以上时,财富效应的榜样力量就会星火燎原,最终前期光伏电站概念小盘个股炒作的财富效应会导致光伏电站上下游行业股票的全面爆发
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深入人心。当寒流来临的时候,雾霾飘向了全中国,即便是像深圳这样的地方,空气也开始有一些轻度污染。
美国今年每个季度的安装量,平均下来是1GW左右,到2014年第三季度位置,基本上已经达到16GW。比如韩华,他们要把电池片的产能在经过合并整合以后升到3.28GW,甚至要在韩国建立一个230MW的工厂光伏生产,已经成为继手机生产,笔记本生产等行业成为一个中国人大展身手的场地。地大物博的美国,再碰上GE这样的国际性公司,光伏电站可以建到全世界,包括日本。既然中国政府有如此的大的决心去改变PM2.5的排放结构,对于太阳能的支持也就顺理成章了,很直接的结果就是:一不小心,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安装国。
与行业巨头SMA正在亏钱,2014预亏1.15亿欧元相比,华为的这种横扫千军之势,让逆变器的行业更加竞争激烈。比如韩华,他们要把电池片的产能在经过合并整合以后升到3.28GW,甚至要在韩国建立一个230MW的工厂。由于单晶硅产品在海外市场认可度普遍较高,转换效率明显高于多晶硅产品,因而单晶硅片生产商受益更为明显。
43家企业如英利、阿特斯及其他企业的反倾销税率将从42.33%增到52.13%。陕西当地一家上市光伏企业高管分析:双反对于公司的海外市场并没有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公司会根据双反的具体情况制定策略。不过,此次双反未将硅片纳入到双反调查范围内,硅片制造商也免于惩罚性扣税。国内市场目前单晶产品使用比例不高,单晶硅各项指标均优于多晶硅产品,市场空间很大。
江苏一家拟上市光伏企业高管告诉记者:美国双反关税的额度非常高,若按照此关税额度去缴的话,在国外肯定卖不出去。未列入名单的其他中小太阳能企业反倾销税率甚至高达165%
相比2013年我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2.92吉瓦,其中分布式光伏仅为0.8吉瓦,国家能源局制定的2014年目标,却计划将分布式占光伏新增总装机比例由去年6.2%,一跃提升至今年的近60%。所以,我们一直在积极主动地配合国家制定节能建筑标准。而内需市场的朝气蓬勃,很快便将这份正能量传递到了中国光伏的方方面面。但除了引起个别媒体大惊小怪外,依然来势汹汹的它,却遭到了中国光伏企业的集体漠视,好不尴尬。
如今,汉能薄膜发电的市值已突破1000亿港元大关,成为全球光伏行业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十余年来,中国光伏如此高速、大规模的发展,让本认为传统光伏技术路径已无成本下降空间的欧美鼻祖们吃惊不已,以至于不得不通过发动双反来控制中国光伏的发展,以继续享有话语权。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黄皮书(2013年-2014年)》记载,2010年至今,我国每千吨多晶硅投资下降了47%,每千克多晶硅综合能耗下降了35%,多晶硅企业人均年产量上升了165%,骨干企业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9%以上;每兆瓦经硅电池投资下降超过55%,每瓦电池耗硅量下降25%,骨干企业单晶、多晶及硅基薄膜电池转换效率由16.5%、16%、6%增至了19%、17.5%、10%;光伏发电系统投资由25元/瓦降至9元/瓦。以山东脱硫电价0.4469元/度为例计算,在新政发布前,分布式光伏项目发电上网的收益约为0.8元/左右(0.4469元/度加国家分布式补贴0.42元/度再扣税),其低于可达到1.2元/度左右的自发自用收益(一般工业用电0.85元/度左右加国家分布式补贴0.42元/度)。
这也难怪,早在2013年,中国全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就达到了12.92吉瓦。虽然,随着政策引导下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的大规模启动,中国光伏发现了又一金矿:仰仗补贴,投建、运营光伏电站的内部收益率(IRR)可达到10%上下。
例如西门子和博世正在实施的SolarCity计划,意在通过太阳能利用,来改造一座城市。他认为,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给予了光伏业最大力度的支持。
2014年可圈可点的是,保利协鑫于9月份开始生产的硅烷流化床多晶硅产线,已将多晶硅生产成本(全成本)控制在了10美元/公斤以下。但以史为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此前从未推翻过美国商务部的裁决。《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黄皮书(2013年-2014年)》载录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在产多晶硅企业由年初的7家增至了15家,多数电池骨干企业扭亏为盈,主要企业第四季度毛利率超过了15%,部分企业全年净利转正。首先,东部沿海地区寸土寸金,加之光照条件不佳,几乎无法创造大量兴建大型地面电站的条件(充足的日照及便宜的土地)。据说,这辆夺冠的阿斯顿马丁上,安装了由中国企业提供的柔性薄膜发电系统。这是不是有点类似上文提及的西门子和博世正在实施的SolarCity计划?或许,差距还很大。
人们担忧,这将再次引发某种危机。相较起初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将被征收47.6%惩罚性关税的预期,价格承诺绝对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同时,国家能源局也具有了为2014年制定年新增备案总规模14吉瓦(分布式8吉瓦,光伏电站6吉瓦)目标的底气。继美国人之后,欧盟于2012年9月份先行放出了拟启动对华光伏产品(晶体硅光伏组件、电池片和硅片)反倾销调查的风声,又在2012年11月份正式宣布了对华光伏反倾销调查的立案。
据悉,硅烷流化床10美元/公斤的多晶硅生产成本,较目前成本最优的改良西门子法降低了近一半,而这基于其具有电耗较低,生产线投资成本较低的特点。与每万吨生产线投资约需20亿元的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线相比,硅烷流化床每万吨生产线仅需10亿元。
目前一年可以发146万度电,可以满足全岛常驻居民的用电。例如,即便西部地区光照充足、土地廉价,但人烟稀少的特性决定了其并不具备就地消纳电力的能力,电网建设的滞后,意味着这里的电站将面临窝电风险。所幸,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关注及亲自坐镇指挥下,2013年7月份,商务部传来好消息,中欧双方最终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2015年前,中国输欧光伏产品价格下限将被设定为0.56欧元/瓦,总量则被限定为7吉瓦/年。不过,对于曾在幕墙、建筑领域摸爬滚打近二十年的兴业太阳能来说,SolarCity就是目标。
一位旅居欧洲的华人光伏专家曾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德国人制定并实施该计划的依据是:中国城镇化建设将持续至少20年。事实上,此前硅烷流化床多晶硅产业化面临着多项难题,例如怎样保证多晶硅的高质量,以及实现大规模生产等。
在业界看来,美国二次双反的局面几乎已不可逆转。德国人希望仰仗他们领先的科技,打造一个SolarCity的样本,并将所有技术标准化,以期最终实现引领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目的。
在一个建筑、一座城市中综合、高效的运用太阳能,实现节能减排,甚至以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计划,这一裁决被付诸实施(海关正式开征双反关税),还需获得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终裁(拟于2015年1月29日公布)。
同样,在该专家看来,谷歌大举投入太阳能无人机,除了考虑无人机可大规模民用外,还主要基于引领战略,他们希望通过引领创造、培育市场,而不是一味地跟随市场变化。清洁的能源就应该享受清洁的价格,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提高光伏发电的品质。与上文提及的美国对华光伏第一次双反有所不同,在二次双反时,美国商务部设定的调查范围则包含了铸锭、硅片、电池、组件等几乎全部晶硅类光伏产品。而2014年全年,中国光伏企业的业绩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与此同时,西电东输,还会造成电力严重损耗(西电东输损耗可达30%)。比如,在全球范围内,仅有我国规划了每年必须完成的新增光伏装机指标。
不久前,一项名为国际汽联世界耐力锦标赛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全球顶级赛事在法国勒芒落下帷幕,阿斯顿马丁车队最终荣获GTEAm组别第一名。其中不仅包括对多种光伏技术路径的接受程度,还包括将光伏应用于更多领域的创新动力。
今年6月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初步裁定中国大陆出口到美国的晶体硅光伏产品获得了超额政府补贴,补贴幅度为18.56%至35.21%;7月25日,美国商务部又公布了对华晶体硅光伏产品反倾销初裁结果,认定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输美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其中中国大陆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6.33%至165.04%,台湾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7.59%至44.18%。早在2009年时,另一家中国企业中国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曾投资建设了珠海东澳岛风光柴蓄离网发电项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